<rt id="cicya"></rt>
  • <tbody id="cicya"></tbody>
  • 電鍍拉鏈廠家主營各色電鍍尼龍拉鏈,電鍍樹脂拉鏈,電鍍強化拉鏈
    當前位置:網(wǎng)站首頁 > 新聞資訊 > 行業(yè)動態(tài)

    尼龍拉鏈標準

    2023

    03/07 11:32:24
    豆瓣 www.hrbjht.com
    分享
    •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

    前 言

    ----本標準是對QB/T2173-95《螺旋拉鏈》標準的修訂,修訂時保留了QB/T2173-95中仍然適用的內(nèi)容,同時根據(jù)拉鏈行業(yè)最新發(fā)展以及拉鏈的實際使用情況作如下修改:

    一、刪除原標準折拉強力指標。

    二、修訂了原標準中的5號拉鏈分為5號和6號拉鏈。

    三、修訂部份原標準拉鏈物理性能指標。

    四、修訂原標準型號對應的規(guī)格(牙鏈寬度)。

    五、修改了下止強力測試方法。

    六、增加4號、9號尼龍拉鏈的標準。

    七、增加拉頭自鎖強力、拉頭抗張強力及拉頭拉片抗扭力的物理性能指標及測試方法。

    八、增加耐摩擦色牢度和耐洗色牢度技術要求及試驗方法。自本標準實施之日起,同時代替QB/T2173-95《螺旋拉鏈》。

    ----本標準由國家輕工業(yè)局行業(yè)管理司提出。

    --- 本標準由全國日用五金標準化中心歸口。

    ___ 本標準由 -------------- 負責起草。

    --- 本標準主要起草人:××× ×××

    ----本標準由全國日用五金標準化中心負責解釋。


    1 -范圍

    --本標準規(guī)定了尼龍拉鏈產(chǎn)品的分類、要求、試驗方法、檢驗規(guī)則和標志、包裝、運輸、貯存。 --本標準適用于尼龍拉鏈(以下簡稱"拉鏈")。


    2 -引用標準

    --下列標準所包含的條文,通過本標準中引用而構成本標準的條文。本標準出版時,所示版本均為有效。所有標準都會被修訂,使用本標準的各方應探討使用下列標準最新版本的可能性。

    GB 250-1995 評定變色用灰色樣卡

    GB 251-1995 評定沾色用灰色樣卡

    GB 321-1980 優(yōu)先數(shù)和優(yōu)先數(shù)系

    GB/T 2828-1987 逐批檢查計數(shù)抽樣程序及抽樣表(適用于連續(xù)批的檢查)

    GB/T 2829-1987 周期檢查計數(shù)抽樣程序及抽樣表(適用生產(chǎn)過程穩(wěn)定性的檢查)

    GB/T 3920-1997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摩擦色牢度

    GB/T 3921.3-1997 紡織品 色牢度試驗 耐洗色牢度:試驗3


    3 分類

    3.1產(chǎn)品型式(見圖1)。

    3.1.1產(chǎn)品按加工工藝分為螺旋、隱形、雙骨和編織等拉鏈。

    3.1.2產(chǎn)品按型式可分為條裝和碼裝。

    3.1.3條裝拉鏈可分為開尾式和閉尾式:開尾式又分為單開尾和雙開尾;閉尾式又可分為單頭閉尾和雙頭閉尾。


    4 -要求

    4.1 拉鏈的主要物理性能(表略)

    4.2拉鏈的表面質量:

    4.2.1拉鏈表面色澤鮮艷,手感柔軟、光滑、平、挺、嚙合良好。

    4.2.2拉鏈的平直度符合表4規(guī)定。

    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 ------表4 拉鏈的平直

    拉鏈長度 (L)≤180>180~315>315~630>630~1000

    平直度(C形彎高度)≤3≤5≤7≤9

    4.2.3整條拉鏈零部件齊全,鏈牙排列整齊,不得有缺牙、壞牙。

    4.2.4拉鏈的下止無明顯歪斜,拉開拉合時不得有拉頭卡住上止、下止的現(xiàn)象。

    4.2.5開尾拉鏈(包括雙開尾拉鏈)插拔、啟動靈活;加強膠帶與布帶粘合牢固、整齊。

    4.2.6拉頭表面裝飾層牢固、均勻一致,無氣泡、掉皮等缺陷,型腔平整光滑;拉片翻動靈活,商-標清晰。

    4.2.7拉鏈尺寸參數(shù)按3.3條規(guī)定;碼裝每百米長度為100m±0.5m。

    4.2.8鏈帶色澤鮮艷,同一批號中鏈帶色差應達到GB250規(guī)定的三級。同條鏈帶的布帶,色差達到--GB250中規(guī)定的四級。

    4.2.9色牢度:

    4.2.9.1耐摩擦色牢度:鏈帶耐摩擦試驗后色牢度符合GB251規(guī)定3-4級。

    4.2.9.2耐洗色牢度:鏈帶經(jīng)洗滌后色牢度符合GB250規(guī)定的3-4級。

    4.2.10碼裝鏈帶每百米長度內(nèi)接頭不得超過3個。

    4.2.11對拉鏈或其他組件不含禁用偶氮、不含鎳及過檢針等特殊要求由供需雙方商定。


    5 試驗方法

    5.1拉鏈平拉強力測試方法

    5.1.1測試設備及夾具

    5.1.1.1測試設備 材料試驗機

    5.1.1.2測試范圍 2000N

    5.1.1.3 測試速度 300±10mm/min 。

    5.1.1.4測試設備精度 ±0.5%FS

    5.1.1.5夾具主要尺寸 寬25mm,夾緊面齒形夾角60°,節(jié)距1.5mm,齒頂寬0.2mm。兩片嚙合夾緊口到內(nèi)齒3mm處加工低于齒面0.5mm-的平面。

    5.1.2測試方法及步驟

    -----取長度大于75mm的拉鏈樣本一段,裝夾在上述夾具中,裝夾時應將鏈牙腳和夾具的夾口部位對齊靠緊。啟動測試儀,測試至鏈帶破損為止,此時顯示的數(shù)值即為平拉強力值。

    5.2拉鏈拉合輕滑度測試方法

    5.2.1測試設備及夾具

    5.2.1.1測試設備 由傳感器、夾具、傳動和顯示系統(tǒng)等組成。

    5.2.1.2測試范圍 不大于20N

    5.2.1.3測試速度 1200 mm/min ~1300mm/min

    5.2.1.4測試設備精度 ±0.5%FS

    5.2.2測試方法及步驟

    成品拉鏈一條,任取200mm長度(長度小于200mm的按實際長度),用手往復拉動三次,然后以拉開狀態(tài)置于工作臺上,分開端用手推平,另一端裝夾在固定夾具中,拉片套在移位夾具上。啟動測試儀拉合拉鏈至定點位置,此過程中記錄的最大拉力即為拉合輕滑度值。

    5.3拉鏈上止強力測試方法 

    5.3.1測試設備及夾具 

    5.3.1.1測試設備 同5.1.1.1。 

    5.3.1.2測試速度 同5.1.1.3。 

    5.3.1.3拉片夾具 根據(jù)拉片結構選用穿入式夾具或鉗式夾具。 鏈帶夾具 同5.1.1.5。 

    5.3.2測試方法及步驟 

    取長度大于50mm帶拉鏈頭和上止的拉鏈樣本一段,將拉鏈一端裝夾在夾具中,將拉片裝夾在拉片夾具中。啟動測試儀,測試至拉鏈損壞為止,此時的強力值即為拉鏈的上止強力。

    5.4拉鏈下止強力測試方法 5.4.1測試設備及夾具 

    5.4.1.1測試設備 同5.1.1.1。 

    5.4.1.2測試速度 同5.1.1.3。

    5.4.1.3夾具 同5.1.1.5。 

    5.4.2測試方法及步驟 

    取長度約50mm帶拉頭(自鎖頭應先排除自鎖功能)及下止的拉鏈樣本一段,將拉頭拉至下止(拉片翻起),兩帶筋分別裝夾于上下夾具間(先去掉一段約10mm鏈牙),夾具距離約75mm。啟動測試儀,測試至拉鏈破損為止,此時的強力值即為下止強力。

    5.5拉鏈開尾平拉強力測試方法

    5.5.1測試設備及夾具

    5.5.1.1測試設備 同5.1.1.1。

    5.5.1.2測試速度 同5.1.1.3。

    5.5.1.3測試夾具 同5.1.1.5。

    5.5.2測試方法及步驟

    取長度大于50mm帶分開件的拉鏈樣本一段,將其分開件處裝夾在上述夾具中。裝夾時夾具邊緣必須與插銷的內(nèi)側端(即靠緊鏈牙一端)成一直線,夾口靠緊插管插座。啟動測試儀,測試至脫離或布帶破損為止,此時的強力值即為開尾平拉強力。

    5.6拉鏈插座移位強力測試方法

    5.6.1測試設備及夾具

    5.6.1.1測試設備 同5.1.1.1。

    5.6.1.2測試速度 同5.1.1.3。

    5.6.1.3夾具 上夾具采用折卡式夾具,下夾具同5.1.1.5。

    5.6.2測試方法及步驟 取長度大于50mm帶插座的拉鏈樣本一段。分開兩牙鏈帶,將插座端置于上夾具中,另一端夾在下夾具中。啟動測試儀至插座脫落或破損為止,此時記錄的強力值即為插座移位強力。

    5.7拉頭拉片結合強力測試方法

    5.7.1測試設備及夾具

    5.7.1.1測試設備 同5.1.1.1。

    5.7.1.2測試速度 同5.1.1.3。

    5.7.1.3夾具 上夾具根據(jù)拉片特點選擇穿入式或夾鉗夾具,下夾具采用隔板式夾具。

    5.7.2測試方法及步驟

    取成品拉鏈頭一件,裝夾在夾具中。啟動測試儀,測試至拉片或拉頭體破損為止,此時的強力值即為拉頭體拉片結合強力。

    5.8拉頭拉片抗扭力測試:

    5.8.1測試原理及技術指標:

    5.8.1.1測試原理:抗扭力測試原理。

    5.8.1.2精度:±1%FS

    5.8.1.3扭轉速度:1.5轉/min。

    5.8.2測試方法與步驟:

    將拉頭的拉頭體置于固定夾具內(nèi)夾緊,再將拉片裝夾于可垂直拉頭體旋轉的夾鉗內(nèi),并使夾鉗夾緊拉片中點位置。啟動測試儀器至拉片相對拉頭體被扭斷或損壞為止,此時的扭力值即為拉頭拉片抗扭力。

    5.9拉頭抗張強力測試方法:

    5.9.1測試原理及夾具

    5.9.1.1測試原理:拉頭抗張強力測試原理。

    5.9.1.2夾具上下卡爪進入嚙合口內(nèi)為2mm。

    5.9.1.3精度:a.力值顯示系統(tǒng)精度±1%FS;

    b.位移顯示系統(tǒng)精度±0.01mm。 

    5.9.1.4測試速度為10mm/min。 

    5.9.2測試方法及步驟:

    a)調整上下卡爪位置,將拉頭嚙合口卡在上下卡爪上(應符合5.9.1.2要求)。

    b)調節(jié)上下爪位置到合理測試狀態(tài)。 

    c)啟動測試裝置,開始測試至變形0.5mm時停止工作。此時記錄的測試值為拉頭的抗張強力。

    d)判定:以該抗張強力與表3中的對應值相比較判定合格與否。 

    5.10拉頭自鎖強力測試方法 

    5.10.1測試設備及夾具

    5.10.1.1測試設備 同5.1.1.1。 

    5.10.1.2測試速度 同5.1.1.3。 

    5.10.1.3夾具 同5.1.1.5。

    5.10.2測試方法及步驟 

    取長度大于100mm帶自鎖拉頭拉鏈樣本一段,拉頭拉至中間位置,分開端兩邊牙鏈帶分別夾于上下夾具,夾具距離約75mm,啟動測試儀,測試至拉頭滑脫或拉鏈破損為止,此時的強力值為拉頭自鎖強力。 

    5.11拉鏈負荷拉次的測試方法 

    5.11.1測試設備及夾具 

    5.11.1.1測試設備 由一組夾具和往復運動的傳動系統(tǒng)和顯示系統(tǒng)組成。 

    5.11.1.2該儀器往復次數(shù) 30雙次/min,行程75mm,開閉角度:開30o、閉60o。 

    5.11.1.3測試范圍:拉鏈規(guī)格在3.5~12mm以內(nèi)。 

    5.11.1.4夾具:橫向寬25mm,縱向寬10mm,夾緊面齒形夾角60o,節(jié)距1.5mm,齒頂寬0.2mm。 5.11.2測試方法及步驟 

    5.11.2.1取長250mm以上的拉鏈樣本一條,正反面用石蠟各擦二次。 

    5.11.2.2檢查拉次儀 使拉片夾具停留在下極限,將拉鏈裝夾在五個固定點上,并將拉片固定。

    a.先將拉鏈尾端(下止端)粗略固定在A固定點上(拉片向內(nèi))。

    b.將拉片固定在拉片夾具上。

    c.將拉鏈前端(上止端)固定在D、E點上。

    d.松開A固定點,將拉鏈尾端向上拉起使得固定銷落于平衡板孔中間,然后將A點夾緊(此時目測D、E點在同一水平線上)。

    e.將橫向夾塊B、C松開,讓拉鏈帶兩側布帶放入B、C夾具中夾緊,夾口距牙腳約5mm,此時五個固定點固定完畢。

    f.將拉次儀調至上極限,松開拉片夾具,目測拉鏈是否保持直線。如不合要求,重新調整直至裝夾全部完成。

    g.不同規(guī)格拉鏈,分別在其橫向和縱向按規(guī)定要求加負荷(見表6)。 

    5.11.2.3啟動拉次儀運轉測試完成規(guī)定的次數(shù)或樣本提前破壞為止。

    5.12拉鏈單牙移位強力測試方法

    5.12.1測試設備及夾具

    5.12.1.1測試設備 同5.1.1.1。

    5.12.1.2測試速度 同5.1.1.3。

    5.12.1.3上夾具 采用5.1.1.5條中的夾具。

    下夾具 采用咔口插入夾具。

    5.12.2測試方法及步驟

    5.12.2.1取長度大于50mm的拉鏈樣本一段,剪齊。分開兩牙鏈帶,分別從剪切處起,去掉二個鏈牙,留第3牙,裝夾于上述夾具。裝夾時將去掉二個牙后的第一牙扣入上夾具,另一端裝夾于下夾具(見圖13)。

    注:去鏈牙時不得損壞帶筋,不能碰動相鄰的鏈牙。

    5.12.2.2啟動測試儀,測試至脫牙為止,此時的強力值為拉鏈單牙移位強力。

    5.13拉鏈平直度測量方法 

    5.13.1量具1000mm和150mm,鋼直尺各一把。 

    5.13.2測量方法及步驟 

    5.13.2.1將拉鏈樣本平放在平整的臺板上,使拉鏈處于自然狀態(tài)。用手指沿鏈牙邊緣兩側來回移動一次。 

    5.13.2.2用直尺逐漸向鏈牙腳靠攏,然后用另一直尺量取鏈牙腳與直尺之間的最大距離。此距離即為最大彎度值。

    5.14拉鏈長度的測量方法 

    5.14.1量具 米尺一把 

    5.14.2測量方法及步驟 

    取拉鏈成品一條,平放在平整的臺板上,使其處于拉合自然狀態(tài),按圖1所示進行測量,L則為拉鏈長度。

    碼裝鏈帶長度測量 先以碼裝鏈帶平放置于平整的平臺上,以米尺測量5米后反復對折測量,剩余部份以米尺測量。 

    5.15鏈帶色差測試方法 按GB250進行評定 

    5.16鏈帶色牢度測試方法 

    5.16.1耐摩擦色牢度測試方法

    a)試驗樣品制備 將拉鏈布帶平放在底板上,并將兩端固定。

    b)試驗方法

    按GB/T3920試驗方法進行。

    5.16.2耐洗色牢度測試方法

    a) 試驗樣本制備 取拉鏈鏈帶樣本長度100mm(長度小于100mm按實際長度),平排夾于兩塊相當面積單纖維 粘襯織物之間,并沿一短邊縫合。

    b) 試驗方法 按GB/T 3921.3試驗方法進行。 

    5.17其他表面質量 5.17.1對4.2.1、4.2.3、4.2.4、4.2.10測試均以感官檢查為準。

    對4.2.2.1、4.2.5 、4.2.6均以手感目測進行。

    5.17.2涂漆、涂塑測試方法:

    5.17.2.1用具 采用水浴鍋或普通電爐、燒杯。

    5.17.2.2測試方法及步驟 

    取成品拉頭懸掛在沸水中,保持20min,待取出吹干,視表面質量。

    推薦產(chǎn)品

    ?2020 溫州市木得森鍍膜有限公司 版權所有   浙ICP備2020041237號-1 網(wǎng)站地圖 | 技術支持:云鼎科技
    返回
    上頁
    福利久久久久久国产,天天躁日日躁狠狠躁中文字幕老牛,国产在线无码尤物视频,久久综合日本久久综合
    <rt id="cicya"></rt>
  • <tbody id="cicya"></tbody>